姜伟新要求各地在6月住建部等七部委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尽力增加公租房建设任务。
据悉,住建部风向明确之后,各地正忙于修改此前制定的保障房建设方案。记者查阅发现,12月30日,济南发布2011年将新建2.3万套公租房。
早在12月23日,广州佛山就已将公租房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但具体多少套,并未详述。接受采访的人士称:“我们现在要根据财政而定,不能盲目地下计划。”
北京和上海最近传出的保障房建设的新消息显示: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公租房项目最近成功引入泰康保险资产支持;在北京,副市长陈刚透露,北京正在会同国土部,研究制定“集体用地建设公租房”的试点。
据了解,目前各地方都在保障房责任状的要求之下,要建公租房。广东刀客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谢逸枫告诉本报记者,由于公租房不能出售,回收成本很慢,占压资金较多,很多地方因此在公租房建设上有心无力。
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认为,保障房即便与GDP不挂钩,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地方政府缺乏应对之策,积极性不高。
现实却是,土地调控受制于国土部,信贷调控的主导权在银监会和央行,保障房的建设资金由财政部下拨和地方筹集,如此来看,住建部手里似乎没有更多的调控手段了。
公租房基金破土
公租房上位,最大的阻力依然还是资金困难。
早在一个月前,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举行过一个小型会议,其主题便是谈论首只公租房基金。据悉,该基金规模计划在100亿元—300亿元之间,投资者不超过200人,认购最低标准分别为5000万元和1000万元。
上述基金由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带头,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为辅任筹备小组副组长,上海建银精瑞则是基金方案的设计者,然后由建设银行担任托管人和主承销商,基金组织形式为股份类型。
据记者了解,基金方案已报至发改委。“由于有了这只基金,住建部也将2011年保障房重点转移到了公租房。”上海城市经济学会高级经济师顾海波认为,住建部有了增加公租房的底气。
一位驻京办官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前几天与公租房基金负责人会面,希望能给予自己家乡“招商引资”,解决地方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缺口。
该官员表示,他非常清楚,自己家乡的保障房体系中,在项目建设上,还是有垄断性的,包括政府更倾向于国有大企业来参与投资,而这只基金最终是否会获批,还是个未知数。
有专家分析,不管是市场投资还是公租房基金投资,保障房机制的建设尤为重要。2011年,保障房机制的建设已经列为住建部保障房决策议程上的四项课题之一。
“仅仅一只数百亿的公租房基金,就可以填补各地保障房的巨大资金缺口,这不可信。”有专家质疑,公租房基金将对承建房地产商,造成成本核算上的困难,也会导致开发商在拿地时财务上不好处理。
此前,政府缺乏资金,不得不拆借公积金来救急,但成本很高。谢逸枫分析称:“需要政府出台可操作的细则,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