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观察

北京地王村千亩土地闲置九年 地价暴涨145倍
常熟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0-09-11  来源:华夏时报

“有电不开,要点蜡烛;有自来水不用,要到数十米之外担水来做饭。”9月7日,田俊声这样向《华夏时报》记者抱怨自己的窘境。

 

  田俊声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曾经是丰台区六圈村四队村民。而北京知名的总部基地就位于六圈村,该村地理位置绝佳,称得上是“寸土寸金”。但如今的田俊声却手头拮据。为了省钱,他不仅尽量不用水电,连上厕所都尽可能去公厕。

 

  9年前,六圈村的2000多亩土地被征收,整个村子被规划到丰台区科技园。田俊声和六圈村800多户、2901名村民一样,成了“准农民”。但由于当初补偿过低,再加上土地闲置,田俊声等人生活无着落,日子日渐窘迫。

 

  直到现在,虽然被征收的土地已经升值了145倍,但六圈村的原村民们,还在因土地补偿问题而四处奔走。

 

  2000多亩土地被贱卖

 

  9月初,北京市丰台区六圈村村民常桂元等代表先后两次约见《华夏时报》记者,每次都给记者准备一堆材料。根据这些材料,当地政府以建设丰台科技园(全名为丰台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配套为由,于2002年从六圈村“掠走”大片土地。如给六圈村村民的补偿少得可怜,而今这些村民称并不能安居乐业,仍四处为衣食奔走。

 

  “六圈村被规划到丰台区科技园范围内后,因建设需要,当地政府出面为科技园征用该村土地。”常桂元明确告诉本报记者,当地政府没有给老百姓生活安置费。

 

  本报记者手中拿到一份在2001年签订的征用土地协议,签约方为丰台科技园和六圈村委会。该协议显示,征地单位丰台科技园,一次性从六圈村拿走面积为2341.6095亩的土地,其中包括654.1395亩菜地和103.693亩苗圃地,其它(水、路)1687.47亩。

 

  本报记者看到,该协议明确记载着这次征地的补偿数值:土地补偿按前3年平均每亩年产值1.1万元的“6.36-8.18倍”计算,即每亩7万-9万元。但国家规定的“生活安置费”一栏被划杠,也就是说没有安置补助费。

 

  在采访中,村民田俊声从其衣袋里掏出一本破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下称《土地法》),指着其中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的条款给记者看。《土地法》称,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青苗补偿费等。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安置补助费则是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土地补偿费几乎是按最低标准给的,安置费、青苗费竟然没有。”六圈村的村民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六圈村四队村民薛天明说,按照上述协议,平均每亩大概有7.8万元的补偿。“这个价格太低了,折算后每平方米才117元,简直是白给。”

 

  在过去的9年里,六圈村土地补偿不合理、不到位,令村民怨声载道。此外,9年里两次转让的地价,让村民彻夜难眠。

 

  一次是2005年。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网站公布的“2005年土地交易成交一览表”上显示,六圈村一块规划建筑面积为35.39万平方米的土地,土地面积约11.9万平方米,即179亩。“179亩,8.05亿元被国美买走了,每平方米单价约6750元。”薛天明说。

 

  还有一次是2010年1月21日。国企中海地产66.9亿在北京丰台区花乡六圈村拍下两块地王:59.7亿元拿下A居住项目用地,折合楼面地价1.84万元/平方米。而另一块地王是中海子公司7.2亿元拿下B居住项目地块,两幅居住用地相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最新留言

更多
    暂时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