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圈村的耕地从2002年到2005年,楼面地价从117元/平方米增加到6750元/平方米,增幅超过50倍。从2005年到2010年1月,楼面地价6750元/平方米增至1.7153万元/平方米。9年间,增幅超过145倍。
1000亩土地至今闲置
然而,自2002年丰台园二期建设低价征用六圈村2341.6095亩土地后,到目前还有超过1000亩撂荒至今。
本报记者驱车穿过丰台总部基地到达六圈路,就发现了有一块大面积的空地,被低矮的围墙圈着,但这还不是整个荒芜耕地的全部。
往前而行,在通往原村委会门前的泥巴路上,道路变得坑洼不平,上百棵40多年的加拿大杨树郁郁葱葱,点缀在仅仅保留一小段水泥路的两边。“村里,9年前的白杨树有两万多棵,非常漂亮。”村民薛天明告诉本报记者,当年全国各地不少人前来参观。
眼下,在这片荒芜的耕地上,只有东边有两处保留着9年前的原貌,有两户(10间平房)横亘在马草河旁边,污水肆意地流淌着。另一处是在原车铺村(隶属六圈村的3个自然村之一),门前也还有四五户人家,“车铺村”三个字的铁牌子斜插在路边,锈迹斑斑。前方更远处杂草丛生,一堆垃圾约有3米高,成群的蚊蝇嗡嗡作响,夹杂着刺鼻的气味混迹于干燥的空气中,让人窒息。
“不光是在这里,再往前几十米,还有好几个这样的大垃圾堆。”在这里捡拾垃圾的张君指着前方说,那几个简易搭建的临时房子,就是他们十来个外地人的“杰作”。
就在马草河的对面,也是一大片荒芜的耕地。“马草河的污水有点臭,但习惯了。”多位村民向记者证实,自从六圈村的耕地被征用后,9年来这里一直没人管理。国土部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如果土地闲置两年了就应该收回。”
本报记者手中一份丰台科技园的宣传册写道:丰台科技园系中关村科技园“一区五园”之一,一期占地1.24平方公里、二期1.65平方公里、三期2.11平方公里,共5平方公里。
其中,二期征地2415.65亩,其北界为丰台科学城基地4号路至四环路;西界为铁路保温段东墙;南界为六圈路;东界为万寿路南延。“二期的地,全部是六圈村的土地。”当地村民说。
本报记者查阅,丰台科技园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金6000万元,性质民营、私营;法人代表汪洪(时任丰台区副区长)。“汪洪现在已辞去该公司法人代表职务,调到哪个单位无从知晓。”7月9日,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9月10日中午,记者致电汪洪,但其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本报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不仅丰台科技园征用了六圈村2341.6095亩土地,2002年后还有花园式住宅小区和商业中心项目占地448亩、丰台花乡六圈村花卉博览园占地200亩、科技消防站占地10.5亩、绿色隔离地带基础设施开发公司占地66.48亩。
“占用的是六圈村四、五、六队的土地。”薛天明说。此外,修建世界公园和国际花园也占用了六圈村的集体土地。10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丰台分局信访办主任王凯在电话里告诉本报记者:“六圈村土地的事儿,一句话也说不清楚。”随后,王凯表示外出正忙,即挂掉电话。
眼下,一批失去土地的村民还在四处奔走。“我们这批老人,或许在不久将离开这个世界,但我们的孩子怎么办。”一位60多岁的老人最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杨仕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