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这些变化,既是加快网络媒体建设的新机遇,也给网络媒体发展管理带来新的挑战。我们要认真把握,有力应对,加快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网络媒体建设和管理水平。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强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央领导同志还多次强调,要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和管理。我们要以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建设、推动发展的根本指南,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推动网络媒体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机遇意识,科学规划网络媒体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网络文化改革发展将是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和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加快网络媒体发展的难得契机。我们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全球视野、战略思维谋划好自身发展,以新的理念认识网络媒体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以新的思路推动网络媒体的建设和发展,以新的举措规范网络媒体管理,既大力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又切实保障网上信息安全,努力把互联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二、强化导向意识,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发展,网上舆论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媒体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宣传的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旗帜鲜明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主动地引导网上热点,形成昂扬向上、团结奋发的网上舆论主流。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自觉把网上舆论引导作为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深入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主动占领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把思想性、指导性与可读性、吸引力统一起来,把通达社情民意与营造文明理性表达环境统一起来,注重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不断增强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三、强化阵地意识,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网上平台。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建设一批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网络媒体主力军。网络媒体要切实增强阵地意识、危机意识,抓住当前互联网调整融合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壮大实力,不断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总体要求,整合用好现有新闻信息资源,创新信息传播方式,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大力弘扬体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文化,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商务信息、科技教育信息等的网络化传播,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要关注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变化,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创新成果,用新技术开拓新业务,吸引网民、服务网民、赢得网民。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要加强品牌建设和海外推介,进一步增强对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网络媒体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网络媒体,更好地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更好地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
四、强化创新意识,增强网络媒体可持续发展能力。
改革创新是网络媒体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要根据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大力推进网络媒体改革创新,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序、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媒体发展之路。目前,我国重点新闻网站已启动了转企改制试点工作,并取得了积极进展。这是我国网络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下一步,将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逐步推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重点新闻网站内在活力,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商业网站和各类网络文化企业都要自觉加强管理,进一步创新发展,探索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符合互联网传播特点,导向正确、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网络媒体的整体水平。
五、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网络传播秩序。
在看到网络媒体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各种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在互联网上都有所表现,明辨是非、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任务十分艰巨;歪曲、炒作某些事件,干扰网络正常传播秩序;利用网络进行欺诈、发布虚假信息,坑害群众;非法网络公关、删帖顶帖,恶意抹黑,影响恶劣;散布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又有抬头,危害网络环境,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网络媒体必须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坚持 |